日期:2016-8-6(原创文章,禁止转载)
学生上课玩手机 老师很难见“机”行事
收缴吧,影响师生关系; 不缴吧,影响学习
多数人建议学生合理使用手机
核心提示
市民张大爷曾拨打8530000热线向本报反映,孙子在开发区某学校念书,今年7月刚毕业,孙子去年12月份上物理课时玩手机,被老师当场缴走,后去学校找老师,老师才把手机归还。记者走访市区几所中学,发现近一半的中学生持有手机,而校园手机泛滥也成为影响学生和老师关系的导火索。
学生:无法抗拒手机的魅力
如今是信息化时代,手机自然而然成为人们的“爱宠”。然而,中学生是否应当拥有一部手机,各方一直争论不休。中学生小王告诉记者,自己是最早一批拥有手机的学生,手机对于追逐时尚、注重个性张扬、需要情感交流的他们来说,其魅力无法抗拒。有了手机,同学之间可以随时随地联系对方,加强感情交流。而且万一出了什么事情,也可以及时告诉家人或朋友。
同为校园“手机一族”的男生小廖,说到如今手机功能的强大便滔滔不绝。他告诉记者,他喜欢用手机上网,QQ是24小时都挂着,方便和网友联系。另外癫痫病最好的治疗方法,学习的时候,遇到不认识的字、单词只要在百度一搜索治疗癫痫的中成药,就能够轻松得到答案。不仅如此,开通上网功能后,手机还可以从网上下载音乐,遇到不开心的事时,音乐便成了疗伤的工具。许久未曾蒙面的朋友,还可以用手机拍张图片通过微信传给对方,既温馨又方便。
老师:校内没有带手机的必要
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,年龄越大的中学生,持有手机的比例越高,而且价格也相对昂贵。市区一中学的班主任刘老师告诉记者,其实,大部分学生拥有手机已经违背了当初父母给他们买手机的初衷。学生往往拿手机听歌、发短信、玩游戏,而且还是在上课时玩,这样会分散精力,降低听课的质量。作为老师,没收手机吧,会影响到和学生的关系,不没收吧,又不能看着学生犯错而不管。
不单刘老师有这种感觉,其他很多老师都认为校内没有带手机的必要。另一所中学的李老师告诉记者,如今在学生当中,拥有品牌手机还成了一种身份的象征,学生盲目攀比,家境贫寒的学生往往因此自惭形秽,使校园内形成了一种不良风气。更可气的是,现在有些学生上网买手机模型顶包,糊弄老师,这种手机模型不仔细辨认很难识别出来。真的手机被保住了,不少学生上课玩手机就有恃无恐了。
教育局:学校、家长、老师应加强监管
中学生带手机进校园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?当记者询问这个问题时,大部分教育工作者都认为是弊大于利,学生最好合理使用手机继发性癫痫的早期症状,不要因此而耽误了学习。如果要使用手机尽量在宿舍或者课外。上课时,要坚决关掉手机。
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的曹科长表示,我市教育部门对是否允许中学生带手机进校园尚未作出明确的规定。从实际的角度看,家长为学生买手机是为了和学生保持联络。但部分学生用手机不是为了联系家长,而是用来在上课时玩,对学习产生了一定的干扰。学校、家长、老师要跟学生沟通,做好思想交流。另外,学校、家长、老师三方要加强对学生的监督管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