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目前的位置 : 首页 >> 功能安全 >> 正文

后的摆渡人放弃3000块月薪选择每月280元【爱情公寓22】

日期:2016-1-19(原创文章,禁止转载)

最后的摆渡人:放弃3000块月薪 选择每月280元

昨日,一周的阴雨过后,阳光洒下,铜梁县水口镇大滩村6社村民张邦富阴郁了近两周的脸终于展露笑容:“我得赶在村里孩子们放暑假前,把船重新上漆。”

59岁的张邦富摆渡8年多,每年两次给船上漆,都选在孩子们放假前一个月,“娃儿们坐着好看些嘛。”2006年,他从二哥手里接过木桨,成为张家第三个摆渡人,也很可能是大滩水库最后一个摆渡人……

重庆晚报首席 郝瑶 贺怀湘 见习 赵方敏 摄影报道

一条宝船

有吃有用有书看

昨日下午1时许,重庆晚报在村民指引下,来到铜梁县水口镇大滩村大滩水库。“坐船咯,张摆渡!”村民们在大滩村5社岸口一喊,一艘红漆船从百多米远的对岸缓缓驶来。

3分钟后,船稳稳停靠岸边,张邦富放下双桨,几个箭步跑上岸拴住船锚,又转身扶70岁的周光菊老人上岸。

船上共下来4人,家住5社,田地在6社,“中间横夹了这么个水库,300多亩,110多米宽,不坐渡船,步行要绕3公里。全靠张家人摆渡。”周光菊说。

看到,张邦富在船头自制了一个书架,摆放着小人书、农业书、小说等共100多本,是水口镇政府添置的。哪家要借书,也会喊他开船。再次开船前,张邦富拿出一瓶花露水递给众人:“你们擦点。”夏天担心村民被蚊虫咬,蚊香和花露水都是张邦富自费买来的;冬天怕来往村民受冻,就在船上加帘布……

“他这船就是个百宝箱。”村民张光会说:“他老婆还会炒螺蛳肉招待我们这些渡船的。”

一句家训

天再晚有人叫就开船

3分钟后,船又划到了6社岸边,早已等待着的妻子周优碧连忙给张邦富递上一杯水。

“2006年嫁给他到现在,我没离开过家正规羊癫疯医院排名,他没离开过船。”周优碧说:“说出来别人不信,渡船以前280元1个月,今年2月涨成625元—这就是我们唯一的收入,不过,够了。”

大滩村支部书记苏元富说,1972年大滩水库建成蓄水,第二年政府在5社和对岸6社分别设了一个渡口,解决300多人的出行问题,第一个接下艄公差事的是张邦富的父亲张玉林。

“爸爸说我们家离渡口最近,就接下了。”张邦富说,1982年父亲去世前,把几个儿子叫到床边。“爸说,不管谁接下船桨,都要记住,无论多晚,只要有人叫船,一定得开船。”

“不知道为什么二哥当时愿意接下船桨,我是不太愿意的。”张邦富说,到2006年,二哥张邦云身体也不好了,村里找到了他。那时他在外地打工,1个月赚3000元。

一份感情

放弃赚钱留守渡船

那年,张邦富刚与前妻离婚,“打击挺大的,在外面赚了钱又怎么样,家都破了还要钱干嘛。”经人介绍,他认识了周优碧,两人志同道合,不在乎挣钱,只沈阳治癫痫病的医院愿安稳过日子,便在这渡船上安定下来。

“结婚到现在快8年,他一样东西都没给我买过,他给我的是一颗真心。我们在这里,不吵不闹,安安稳稳过日子,比什么都强。”周优碧说。

张邦富接过话:“不吵不闹,安稳生活。现在,我才懂了爸爸和二哥为什么选择留下来渡船,是这份情让他们留下来的。”

这份情,也包括村民们对摆渡人的一份依赖和感恩。村民田洪玲说:“张家人摆渡,几十年水库没出现一起事故。晚上谁家有人发病,一叫他就起来开船。他们一家救的人哪里数得清有他们在,我们就放心。”

一个担忧

划不动了怎么办

苏元霞是周优碧与前夫的女儿,在朝天门做小生意,她告诉,年年摆渡,一天来回30趟,继父肩膀膝盖经常酸痛,劝他休息也不听,“我也不明白,这点收入,为什么肯守在那儿……”

“现在身体还好,但偶尔也会担心,哪天老得划不动了,这船交给谁”张邦富说,从最初的小木船到水泥船,再到铁船,渡船换了四艘;从父亲到他,一家人见证了家乡的变化。“听说这里要修公路……”

大滩村支部书记苏元富告诉,镇里准备在两年内修建新公路,方便村民出行。

友情链接:

贻臭万年网 | 偷星九月天之沧月 | 远古图腾 | 卓创化肥网 | 英语初级口译 | 厦门市体育局 | 自媒体运营